微享网
  • 首页
  • 历史文化
  • 跟随系统
    浅色模式
    深色模式
微享网
  • 首页
  • 历史文化
  • 跟随系统
    浅色模式
    深色模式
微享网
  1. 首页
  2. 宋元
  3.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会将将殿试制度化
宋元

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会将将殿试制度化

  • 小智爱历史
  • 2024-11-15
  • 3 分钟阅读
  • 0

落第书生在皇宫门外喊冤,惊动赵匡胤,影响中国古代历史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。

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三月的一天,东京开封的皇宫门前一阵喧哗,一位书生挥动手中的木槌,奋力敲击着一面大鼓,同时高声喊冤,声震宫阙。谁也没有想到,这位胆大包天的书生,居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古代历史,长达九百多年的时间!那么在这背后,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?

一、书生落第

这位书生名叫徐士廉,原来他参加了这一年的在北宋都城开封举行的会试,然而却名落孙山。徐士廉非常失望,他认为凭借自己的才能完全可以被录取,于是他选择“告御状”!自魏晋南北朝以来,在皇宫门外设置“登闻鼓”,那些有冤屈的人,可以敲击登闻鼓,直接向皇帝禀明一切情况。

北宋的登闻鼓位于皇宫的正门宣德门外,于是徐士廉就来到了此地,敲响了登闻鼓。当时的皇帝正是宋太祖赵匡胤,他得知情况后,第一时间召见了徐士廉。面对皇帝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徐士廉将矛头直指本次会试的主考官李昉,“诉昉用情,取舍非当”。也就是说,李昉录取方面没有秉公办理,存在私情。

二、皇帝调查

徐士廉的控告,加剧了赵匡胤的猜疑。因为在此期间,这些新科进士曾经进宫,向赵匡胤谢恩。当时,赵匡胤就发现了一些问题,“上以进士武济川、三传刘濬材质最陋,应对失次,黜去之”。也就是说,新科进士中的武济川、刘濬被宋太祖当场除去功名,取消成绩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武济川和主考官李昉是同乡。

赵匡胤向翰林学士卢多逊询问情况,卢多逊向来与李昉不和,当即回答道:“颇亦闻之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赵匡胤决定重新考试。首先,“帝乃令贡院籍终场下第者姓名,得三百六十人”;然后,赵匡胤亲自察看,组织考试,“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准以下及士廉等各赐纸札,别试诗赋”;最后,举行殿试,“帝御讲武殿亲阅之”,公布中举人员。

三、殿试定型

在第二次考试中,徐士廉脱颖而出,考中了难度最高的进士科,“得进士二十六人,士廉与焉”。之后,宋太祖对相关责任官员作出处罚,“责昉为太常少卿,考官右赞善大夫杨可法皆坐责”。最后,赵匡胤还表示,为照顾天下寒门学子,他以后都要亲自殿试,“向者登科名级,多为势家所取,致塞孤寒之路,甚无谓也。今朕躬亲临试,以可否进退,尽革畴昔之弊矣。”

在科举制度中,有三场考试最为重要,分别是乡试、会试、殿试。不过,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前,殿试并没有制度化,有些皇帝会亲自考察,但大部分皇帝则不会,因此殿试往往流于形式。由于徐士廉的控告,宋太祖亲自调查,并以此为契机,将殿试制度化,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,被之后的朝代所继承。

#宋太祖#徐士廉#殿试#登闻鼓#赵匡胤
小智爱历史

暂无介绍....

  • TA的主页
上一篇
赵匡胤为何要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
下一篇
宋朝为什么分成南宋和北宋

取消回复

评论列表 (0条):

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...

延伸阅读:

暂无内容!

热门分类

三国两晋
世界历史
中国历史
中国名人传记
历史文化
娱乐时尚
探索发现
明清
社会百态
秦汉

最新文章

  • 龙岭迷窟什么时候播出
  • 虞书欣和赵志伟还在一起吗
  • 易烊千玺个人资料
  • 易烊千玺的女朋友是谁
  • 陶喆和淡黄的长裙怎么回事

标签云

中国
刘备
刘邦
日本
曹操
朱元璋
皇后
皇帝
简介
诸葛亮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微享网 Copyright © 2024. www.vshare.tech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联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29272号-2
信息